开放之城,“城”友遍布。45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广州率先探索开展国际友城工作,翻开了地方对外交往第一篇章。45年来,广州加速拓展国际“城友圈”——到2024年8月为止,已与68国107城建立友好关系,大步进入“友城100+”时代。
从官方到民间,从双边交往到多边交往,从政治、经济到科教、体育,新时期的友城交往迎来什么新气象?“城”友与朋友,他们有什么“新料”值得细细品味?从今日起,本报将开设《城友圈》融媒专栏,从小切口、小物件、小人物等视角出发,继续讲好广州与友城之间的城市治理故事、人文交流故事、老广奋斗故事,夯实广州国际传播“城友圈”。
如同广州拥有“广交会”响亮名片一样,巴里也拥有悠久的贸易传统,因拥有“东方博览会”被视为意大利的“展会之城”。
作为一个大规模的标志性商业展览,“东方博览会”源自意大利古老的商旅传统,承载着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开放的美好愿望。如今,巴里的东方博览会,不仅仅是一张商贸名片,还代表了巴里人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文、图/《南意大利报》记者艾莉卡·西蒙内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统筹/骆贵卿、毛玉西、梁意聆
巴里:见证东西方从地理分隔到文明交汇
广州日报讯今年正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为纪念这位于1324年去世的旅行家,世界各地举办了许多纪念活动和展览,以重温他对东方的探索。可以说,他的发现之旅改变了世界历史,如今更成为“丝绸之路”上频繁的贸易往来。巴里,作为广州的友好城市,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诞生史:
地中海文明交流的硕果
巴里市俯瞰亚得里亚海,自古以来,巴里的航海家与威尼斯人一同远洋航行,与遥远的东方有着广泛交流。从原始的克拉克帆船(caracche)到后来的大型航海帆船,那一艘艘红色的帆船,便是巴里“东方博览会”(Fiera del Levante) 的象征。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展览,东方博览会承载着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开放的美好愿望,如今已成为普利亚大区和意大利南部的标志性展览。
东方博览会诞生于1929年,是地中海文明交流的硕果,它诞生于经贸发展与交流无限延展时期。早在1900年,当普利亚大区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时,就清楚地意识到:商贸交流一定会为城市发展与国民生产带来广阔的未来。以提升意大利南方制造业价值为出发点,“东方博览会”在诞生之际便被赋予了国际化的定位,发展初期就得到了担任巴里商会主席长达30年之久的安东尼奥·德·图利奥的大力推动。此外,巴里“美丽地带”缔造者阿拉尔多·迪·克罗拉兰扎对博览会的建成也是功不可没。在他众多设想之中,东方博览会——位于亚得里亚海海滨沿岸与圣卡塔尔多灯塔之间的独特存在,一直到几十年后才逐渐显露出它的重要性。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战后困难时期,东方博览会仍突破重重阻碍,以宏伟的方式落成,其标志性入口——赭石色的大门,也是地中海风格建筑中的经典。
新名片:
连通东西方的桥梁
如今,东方博览会已经成为一张名片——既是意大利南部的名片,也是面向地中海的名片。
“连通东西方的桥梁”是2024年博览会的主题。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东方博览会已成为国际化交流平台,是意大利与整个中东和远东地区的纽带,现如今更是着眼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
在每年9月的“国际综合样品展”开幕之际,意大利总理都会亲赴巴里,宣布当年的国家经济计划和发展战略,这是从展览会诞生之初就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20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制作的首批黑白电影中,就有时任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为1930年博览会剪彩的历史片段。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线下展会也许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但30万平方米的东方博览会参会人数还在逐年增长。仅仅是9月份的国际综合样品展,平均参展商就有大约800家,观众达20万人次。在为期7天的展览期间,从大小会议到商品展示,从农业领域到汽车领域,从航海到美食,从建筑到家具和工艺品,可谓是应有尽有。
如今,东方博览会还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民间狂欢节”。市民游客们常常在万国画廊购买来自全球的商品,品尝各色美食,欣赏完晚间音乐会及其表演,才算是结束完美的一天。博览会建筑的标志性大门入口前方,就是亚得里亚海。日落时分,大门还会随着阳光变幻呈现出不同颜色,一会儿变成粉红色,不一会儿又变成红色。这种神奇的“变色现象”、这种不断变幻的场景,如同那个红色三帆船标志,不仅代表着热情的意大利,也象征着东西方经贸和文化不断深入的互动与交融。 (陈倩译)
联动:文艺作品送到友城“家门口”
1986年11月,广州迎来了第一个欧洲友城——意大利巴里。自此,两座相隔近万里的城市开启了不断深化合作往来的友谊之路。从广交会到东方博览会,从文艺交流到青年互访……穗巴友谊的人文深度在近年来得到新诠释。
广交会与东方博览会蕴藏巨大合作潜力
去年3月,《广州日报》与意大利巴里市《南意大利报》线上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友好报纸关系,双方持续加强互动合作,传播中意文化、促进友城往来。两家报纸成功“牵手”背后,离不开一位巴里商人的积极助力。他就是信安中全球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詹保罗·卡马乔,一名在中国工作生活过6年的“中国通”,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姜培禄。
作为深耕中意贸易领域多年的企业家,2016年以来,姜培禄一直致力于“牵线搭桥”,支持和推动巴里市政府发展与广州的友好城市关系。作为两座重要的“展会之城”,谈及经贸合作,会展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发现,促成两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当时两座城市都举办了重要的贸易博览会——广交会和东方博览会。这两个展会,对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2019年,巴里市副市长率代表团来穗参访。姜培禄作为代表团成员也参观了广交会。他对巨大的展厅空间和其对世界各地客商的超强吸引力印象深刻。“考虑到巴里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我认为广交会和东方博览会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在该地区的诸多市场形成协同效应。”
两地青年艺术家为对方设计公共艺术品
近年来,广州与巴里携手推动了一场场跨文化对话,不断深化两城之间的理解,让中意两国古老友谊焕新。
今年6月6日—7月7日,广州美院与巴里美院师生以对方城市环境为创作主题,为友城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巴里古城堡、广州沙面、广州塔、珠江两岸、广州大学城等地标场景都成为双方创作的背景。两地权威艺术家分别评选出对方选送的优秀作品,并派往两市互展,以促进两市、两校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其中,由广州美术学院学生袁泽强为巴里创作的海边镜面玻璃方形石块装置,以及由巴里美术学院学生阿莱桑德拉·里维利·安特扎为沙面岛设计的几何装置脱颖而出。获奖学生和青年艺术家们,将获得现金奖励,并陆续在今年11月和明年3月到友城驻留访学,在当地完成艺术装置的最终创作。
广州艺术团赴当地古老歌剧院演出
在《明史》《元史》《宋史》中,曾有许多贞洁烈妇的记载,而《清史稿》的《烈女传》部分,更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其中具有代表人物的段氏、杨氏与董氏,最大21岁守寡,然最小的却只有15岁。她们甘愿一生守寡,除去国家的政策鼓励外,主要也是想避免成为街坊饭后的谈资。但岁月如此难熬,尚且年轻的她们,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呢?段氏的事迹,会告诉你答案。
除了通过视觉艺术作品进行跨文化对话,广州更尝试将特色鲜明的文艺演出送到巴里市民的“家门口”。
今年7月30日—8月1日,由广东音乐曲艺团、南方歌舞团、广州歌舞剧院、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广州粤剧院以及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等院团的16名艺术家组成的广州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团赴巴里演出。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巴里普契尼歌剧院,他们为巴里市民送上广东音乐、粤剧、杂技、歌舞和木偶等一批富有中国风格、岭南文化、广州特色的节目,得到热烈反响。巴里市新任市长维托·莱切塞全程观看演出。
广府文艺风韵,在如雷的掌声中绽放友城巴里。“演员在台上谢幕时,现场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久久不停。我们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深感自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广州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团团长、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芳说。
姜培禄也到场观看了演出。在他看来,“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的精神是架起世界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桥梁。我非常支持7月底在巴里组织的友城艺术团活动,当时演出门票很快就售罄了。我也被当地华人社区和巴里市民组成的广大观众团的真诚关注所感动,他们共同感受到了中意友谊的深厚精神。”
友城印记
巴里与广州两座享誉世界的展会之城
意大利南部之城巴里,是一座港口之城,一座艺术之城,一座大学之城,更是一座商业之城。巴里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直被视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展会之城”。这里因人文交流与经贸往来而欣欣向荣、活力四射。
如同广州具有丰厚历史底蕴一样,巴里也是一座超过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地道的巴里美食——鲜美的海鲜、香脆的披萨、浓郁的意面,彰显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饮食文化魅力。
巴里从古至今见证了展会的诞生和传承。比如,1880年的农业工业博览会,1900年关于农业、葡萄酒、花卉、艺术和工业的博览会。1929年,在巴里诞生的“东方博览会”则是面向国际交流的年度展会;红色三帆船是展会的标志,扬帆迎风之态,寓意前进的航线,隐喻着巴里人独具魄力的性格。
如同广州拥有“广交会”响亮名片一样,东方博览会也是巴里的地标性建筑,一处国际展览中心牛股配资,一个城市商贸名片,一种代表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巴里因拥有“东方博览会”,同样以“展会之城”享誉天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助手网_配资平台下载_恒汇证券观点